缠论新解8.1:书呆子是不适宜投资市场的
[注释]
2001年6月之后,本ID就从未看过股票,直到2005年6月。本ID是严重反对人民币升值的,曾写有“货币战争和人民币战略”在网上广泛流传。但到2005年6月,本ID知道有些事情不是人力可为的。所以2005年6月,本ID时隔四年后重看股票。
在强国论坛的人都知道,2005年6月最暴跌时,本ID连续三次罕有地表扬一个政府官员,就是股市当时的新人、如今那位著名的山东人。其后还专门写文章为他说股改“开弓没有回头箭”而热烈鼓掌。同时,本ID却曾写过这样的文章“群狼争肉——国有股流通与国有资产蚕食、瓜分游戏!”这难道是本ID逻辑混乱、前后矛盾吗?
非也,这就是昨天本ID所解释的《论语》里“子曰:众恶之,必察焉;众好之,必察焉”的完美应用。确实,从好恶角度,本ID严重反对人民币升值、反对国有股流通,而且深刻地分析了这后面的现实逻辑关系和严重后果。但在股市里,本ID从来没有好恶。只要有点金融常识的人都知道,本币的历史性升值所带来历史性牛市曾被太多国家所经历。本ID只知道,一旦人民币升值、国有股流通,股市将大涨。
书呆子是不适宜投资市场的,错了,应该是投机市场。别相信这世上有什么投资市场,世界本身都是投机的。世界就那么简单,别把自己搞糊涂了。
股票,“众恶之,必察焉”;股票,“众好之,必察焉”。由孔子的话,不难明白以上的道理,而明白这道理,就明白投机市场第一原则“只搞能搞的”所依。智慧都是相通的,“只搞能搞的”,而不是“只搞喜欢的”。能搞是需要“察”而得之,不是靠喜好厌恶而来的。随便在市场里抓一个人,问他为什么买手里的股票,一万个人有9999个告诉你因为他的股票如何如何好,这种人能在市场上长久活下来就是世界最大奇迹了。本ID从来不觉得自己手里的股票有什么好,只知道他们能搞。
但几乎所有的人,包括庄家、散户,都喜欢为自己股票的好找理由。别以为庄家就不这样,庄家里的傻人从来不比散户少,本ID见多了。这些人,拿了股票就到处找理由为其持有、上涨编故事,就算股票已经从10元跌到1元了,还乐此不疲。市场里所有亏损,都是因为持有了不能搞的股票而造成的。但无论任何股票,能搞总是相对的,不能搞却是绝对的。
但这股票就是你的全部,你要全身心地投入去“察”去“采”。投机市场,机会总是一闪而过,别到白天才问夜的黑,那什么菜都凉了。能搞是相对的,意味着随时能搞就会变成不能搞。一旦这“机”失去了,就会在不能搞的泥潭难以自拔。对股票要全身心地往死里干然后抛弃,这是不能偏废的两方面,任何的失败者都一定是至少在其中一面失败了。